• 快速访问通道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首页
  • 组织机构
    1. 部门概况
    2. 部门领导
    3. 机构设置
    4.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创新人才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10.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1. 综合事务
    2. 计划建设
    3. 教务管理
    4. 考试管理
    5. 实践教学
    6. 学籍管理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 表格下载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质量管理
    7. 教学研究
    8. 医科管理
  • 课程建设
    1. 本科课程平台
    2. 模块课程
    3. 课程管理
  • 质量保障
    1. 教学简报
    2.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1. 学习园地
    2. 支部风采
    3. 支部机构
    4.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1.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 首页
  • 组织机构
    • 返回
    • 部门概况
    • 部门领导
    • 机构设置
    •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创新人才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 返回
    • 综合事务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表格下载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建设
    • 返回
    • 本科课程平台
    • 模块课程
    • 课程管理
  • 质量保障
    • 返回
    • 教学简报
    •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 返回
    • 学习园地
    • 支部风采
    • 支部机构
    •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 返回
    •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院系风采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
  •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航空航天学院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软件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物理学院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工程科学学院
  • 基础医学院
  • 公共卫生学院
  • 药学院
  • 护理学院
  •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 法医学系
  • 口腔医学院
  • 第一临床学院
  • 第二临床学院
  • 第三临床学院
  • 哲学学院
  • 经济学院
  • 社会学院
  • 法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文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体育学院
  • 艺术学院

工程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院系风采  >  工程科学学院

  • 劳动实践 | “深耕碳中和沃土,培育新能源绿苗”活动顺利开展

            阳春三月的微风拂过,在苗圃间织就一片青翠序章。为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月25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在清洁能源大楼南侧树林开展"深耕碳中和沃土,培育新能源绿苗"劳动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禄、学工组全体辅导员老师、能咖空间负责人、学院本科学生等共同参与翻土育苗、施肥养护等劳动实践,将专业特色融入劳动教育,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01于辛勤劳作间成...
    2025-03-31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课程探索多元...

            作为能源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举措, 学院2024级首设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必修课程本学期开课,正式成为大一新生科研启蒙的核心平台。该课程依托"理论奠基-实践赋能-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立足于低碳发展、生态保护、污染治理、资源化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储能、碳捕集、碳计量等领域,通过系统化的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着力培育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
    2025-03-31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文行者”团队:在国产文字大模型...

            记者 范千 记者团 牛彤 郝家辉        一只猴子,三般变化,十余师徒,行走在国产大模型的漫漫“取经”路上……他们就是我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文行者”团队,这只猴子就是多模态大模型Monkey。        在10月中旬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文行者”团队凭借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文档智能处理系统脱颖而出,获得产业命题赛道金奖。        多模态大模型是一类可以同时处理和整合多种感知数据...
    2024-11-21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电气学院无限磁控团队:为胃肠道疾病无痛诊疗贡献中国青...

            ■记者 汪泉        一颗小小的“胶囊”,病人仰头一口吞下。“胶囊”居然没有“随波逐流”地乱跑,而是带有“使命感”的精确定点抵达肠胃某处。难道是“胶囊”长了眼睛和腿脚?原来,这颗“胶囊”的全名是磁控软体胶囊机器人——通过外部磁场控制,医生可以精确地操控机器人到达胃肠道的任意位置实施医疗功能。        我校电气学院无限磁控团队,瞄准胃肠道疾病无痛无创诊疗的重大需求,致力于磁控胶囊机器人技术革新...
    2024-11-13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算机学院“星算”团队:惟愿“鲲鹏”乘风起

            ■ 记者 张雯怡 通讯员 李梦凡        鲲鹏,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泽东曾挥笔写下:“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在当今计算机领域,“鲲鹏” 则有着别样的含义。它是华为计算产业的主力芯片之一,也是 PC(个人电脑)领域的旗舰产品。而 “鲲鹏” 系列芯片的竞争对手正是大名鼎鼎的英特尔和AMD。        鉴于此,在选择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赛题时,计算机学院博士生王梓骁毫不犹豫地瞄...
    2024-11-11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命学院“鱼多康”团队:用创新“膜”法引领渔业现代化转型

                  ■ 记者 范千 通讯员 谢黄鹏 付媛媛        在武汉东山的一个水产养殖基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铮铮誓言赫然挂在墙面上。那是“鱼多康”团队一群年轻人的心声。他们不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还要用自己的技术解决循环水养殖面临的严重水质问题,实现“渔业兴、渔村美、渔民富”,让中国“膜”法成为渔业现代化转型的“新质生产力”。        日前,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上,我校生...
    2024-11-08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规学院“党旗领航 光耀神州”团队: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做...

            ■记者 刘雪茹        10月15日,上午8点50分,在上海交大东上院407教室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复活赛现场,我校建规学院“党旗领航 光耀神州——红色光影点亮新生代”团队的两位核心队员陶梦楚和王康正在紧张的答辩中。这是他们争夺金奖的最后一次机会。        赛场上氛围紧张,两位答辩队员镇定自若。在路演的最后,队长陶梦楚在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坚定地说道“回望过去14年,我想总...
    2024-11-06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电气学院Hi-Motor团队:攀登国产永磁电机设计工业软件的...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已接近100万辆,同比增长12.5%。行驶性能优越、智能化程度超高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海外许多国家消费者眼中的“尖货”。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性能如何,更是评判一辆新能源汽车“好坏”与否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我国电机设计长期依赖国外商业软件,授权费用高昂的同时,面临着研发数据泄露等风险,严重影响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电机设计软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
    2024-11-04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械学院ETop团队:自主研发大国重器的“马良神笔”

                   【开栏语】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殷殷关怀,深深期许。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激励人心、催人奋进。华中科技大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引领力、内驱力、支撑力、创新力,走好具有华科大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有力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新闻中心特...
    2024-11-01

  • 附属同济医院召开2024年教育教学工作大会

            9月14日,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第二临床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大会在行政楼3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主题为“立德树人 弘扬教育家精神 全面推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工作新部署,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会议精神,结合大学“构建具有华科大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工作要求与同济医院“全面建成国际一流医院”战略规划,共同探讨新时代同济医院医学教育的使命和担...
    2024-10-28

  • 电信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部署大会

            为全面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进一步推动迎评工作扎实开展,9月27日下午,电信学院在学院报告厅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部署大会。 副院长梁琨主持大会,对学院迎评工作作出部署。学院领导、各本科课程负责人、学院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全体教师、相关行政科室老师参加会议。        会上,梁琨传达学校迎评工作部署大会精神和审核评估要求。他强调了审核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
    2024-10-27

  • 同济医学院2024年医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暨医学启航仪式举行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9月5日,同济医学院举行2024年医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暨医学启航仪式,900余名医学生庄严宣誓,传递践行医学生使命担当的坚定决心。        同济医学院院长邬堂春院士在致辞中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同济医学院的历史沿革,介绍了同济医学院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情况。他结合自己在同济医学院学习与工作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在治愈病患、服务国家、回报社会的过程中收...
    2024-10-27

  • 我院2024年大学生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立项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近日,教育部通知,我校25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3个、一般项目255个),772个项目入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我院经前期院系内部自评推荐并报校本科生院参与复评后再上报教育部“国创计划”办公室审批,我院2024年获批新增大学生国家级大创项目重点项目1项(全校共获批3项),国家级大创普通项目22项,合计23项,立项数量排名全校第一,同时获批省级大创项目76项,2...
    2024-10-25

  • 能源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部署会

            为全面做好学校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各项工作,2024年9月30日上午,能源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部署会,学院党委书记姚洪、院长罗小兵、全体班子成员、支部书记、系主任、教学主任、教务科、学工组参加会议。        党委书记姚洪强调了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党员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带头做好迎评各项工作。        副院长冯光做《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迎评...
    2024-10-24

  •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召开职工大会研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师生积极投入其中。2024年10月9日下午,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召开职工大会,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作全体动员。                党委书记耿远明主持大会。他强调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对学院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求全体老师特别是全体党员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根据学院部署,带头做好迎评各项工作。...
    2024-10-23

  • 船海学院船池拖车系统开放共享 多措并举培养创新人才

            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始建于1972年,1978年正式运行,试验水池长175米、宽6米、水深4米,实验室使用面积约3600平方米。1987年4月24日,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被接纳为国际船模拖曳水池会议(International Towing Tank Conference,简称ITTC)正式成员。近年来,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中船池拖车系统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立足于学科特点,发挥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围绕大仪共享与管理、国家战略需...
    2024-10-23

  • 连续六年!华科大光学工程学科稳居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光学工程)第一

                    2024年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本次排名涵盖了94个一级学科,共有486所高校的4924个学科点上榜。此次排名不仅展示了中国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为广大考生和学术研究者提供了权威参考。        在备受关注的光学工程学科排名中,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再次以卓越的实力和丰硕的研究成果,连续六年排名第一。这不仅是对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
    2024-10-22

  •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机械学院:薪火相传 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京举行。全国585个单位、1790人受到表彰。我校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薪火相传,群星辉耀。我校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华中科技大学创始学院之一。70多年来,伴随着共和国机械工业的成长,几代机械人砥砺奋进、顽强拼搏,学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办学风格,被誉为我国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典范。  ...
    2024-10-21

  • 计算机学院四篇本科生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录用

            近日,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的4篇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录用。其中,2021级本科生陈东平、2023级本科生张辰皓的论文被国际机器学习顶级会议NeurIPS录用,2021级本科生官巴图、童维希的论文被国际自然语言处理顶级会议EMNLP录用。        NeurIPS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三大顶级会议之一,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认定的A类会议,在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声誉。EMNLP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B类国际学术会议,中国人工智...
    2024-10-16

  • 管理学院联合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开展课程教学

            7月8日至21日,管理学院开设了为期两周的加拿大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与我校的学分项目,特邀请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Luc Bélanger-Martin教师为学生全英文讲授《管理学》课程。        在第一周的课程中,Luc简要介绍了HEC Montréal的基本情况,以及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大纲。通过和学生们探讨“管理是什么”“管理者需要掌握什么技能”等问题,他强调管理是一种基于情境的社会实践,而组织被视为一个社会系统,可以从政治、...
    2024-09-12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到第页 跳转

本科生院地址:南三楼317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87542123  邮箱:jwc@hust.edu.cn

邮编:430074  本科生招生电话:027-87542228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