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留学初体验
U201614986 罗淮英
2019年暑假我在UC Berkeley的环境设计学院(CED)参加了[IN]CITY暑期课程。[IN]CITY是一个为期六周的综合实践性课程,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介绍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整个项目偏向于介绍性和引导性,不要求参与者具备专业背景,因此团队的背景十分多元,有工程学、人文社科甚至医学背景的同学。当时选择参加这个项目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而[IN]CITY课程可以和国内的课程体系形成很好的互补;二是该课程将关注可持续城市化的不同领域的相关问题,这将帮助我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所在,然后在高年级进行深入研究;三是[IN]CITY的项目都是真实可上手的,这将带给我对于规划学科的全新的认知。而一路走来,收获也远远大于预期:
独立生活
从三月份准备申请材料、提交申请,到四月份准备签证材料,到五月份赴广州办理签证、订住宿和机票,到七月初第一次来到美国,到UCB六周的学习生活,再到八月独自策划南加州的旅行、独自走在Pasadena的街头,所有这些都由我自己DIY完成。在异国他乡两个月的生活,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了解,有信心在未来去更远的地方,走更长的路。
身份认同
2019年暑假正好是香港修例风波的高潮。在美国的两个月时间内,被老师、同学、uber司机问起香港问题的次数不胜枚举,虽然大多数人只是出于纯粹的好奇而非怀有恶意。上学路过南门的公告牌时,经常能香港同学在张贴他们的大字报。作为回应,来自大陆的同学们在学校民主墙旁自发组织快闪合唱《歌唱祖国》,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表达出我们所认同的政治观点。
身为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一部分,走出国门,不可避免地代表一部分祖国的形象。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应当出于自己的判断力,出于我所认同和坚守的价值观,而非随波逐流。我理解一些中国同学想要努力融入美国同学圈子的愿望,但是一味赞同他们的观点、甚至贬低自己的国家的做法是我所不齿的。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因此我决定大胆表达我的观点,而对于意见不同、不了解或者不感兴趣的事情,我完全可以不发表意见。只有你足够尊重自己的文化身份,你才能被当成一个有“自我”的独立个体得到他人的尊重。
专业思考
短短的六周时间,让我对专业的认知产生了显著的转变。两国的城市规划教学和实务,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但也存在共同点。不同点体现在:
1、美国的城市规划学科理论性更强。一方面,老师每周会围绕一个主题,布置阅读任务,课堂上由一个小组引导大家讨论。这些阅读和讨论涉及的都是一些经典的、基础的议题,比如:For and Against Planning, Gentrification and Housing Justice, Equi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等等。另一方面,不管你的本科专业是什么,有没有规划背景,所有人都被要求有自己的规划立场、规划理念,比如:你是把自己看作economic planner, environmental planner 还是 equity planner? 我认为对于一个规划从业者来说,进行这些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我的instructor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UCB is a research university. Our aim is to produce thinkers, not workers.” 这也成为我接下来一年学习的目标:在习得专业技能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专业态度。
2、美国的城市规划教学更具有开放性。比起把方法教给学生,他们更倾向于让学生自己来找解决方法。一开始我感到困惑和不解,因为每个任务开始之前,并没有人教给我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每个小组都在“各行其是”,而老师们也没有否定任何一种做法。只有在任务结束之后,通过听全班同学的汇报,我才能“事后性”地总结出这个任务最高效、最有逻辑的方法论。后来通过和老师同学地讨论,我逐渐明白:这种安排是有意为之的,这样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用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毕竟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我们不可能完全准备好所有技能、完全考虑清楚各种问题才开始动手去做,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尝试、一边学习、一边调整方向。我逐渐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并明白其用意所在。
3、美国的城市规划实务体系更加成熟、信息公开透明。在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中,我经常需要从政府网站上获取信息和数据。每个城市都有其官方的公开数据网站,比如San Francisco Property Information Map、 London Datastore, 数据门类齐全,格式齐全,这使各类研究在获取数据源方面格外轻松。在城市数据的收集整理、公开透明上,我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相同点体现在:
1、不论在哪个国家,城市规划的地域性、政策性都非常强。在美国尤其如此,各州的法律各不相同,每所planning school更是基于本地的政策和现状来进行教学。因此,期望能学到在两个国家不同地区都能适用的知识、技能也许是不切实际的,通用的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不论在哪个国家,学习城市规划都是一个长期积累、慢慢感悟的过程。在这个领域不存在“聪明人”。我发现在两国的老师,谈及他们的学业和职业生涯的时候,都做出了惊人的一致的评价:本科读完,不知道这个学科到底是干什么的;硕士读完,仍旧觉得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是这个学科的全部;博士读完,再做了多年的研究,终于对这个学科有所领悟,但是又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清楚,只能留给学生自己体会。我想这也是这个学科的迷人之处吧。
通过两国规划教学的对比性体验,我逐渐领悟到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尽管近几年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理念在国内正火热,但城市规划的核心,从来不是、也不会是技术。我一直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规划师去承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角色,本来就是数据源不公开、相关技术配套跟不上的无奈之举。在我目前的认知里,规划师需要承担的是城市“智囊团”的角色,综合处理信息、沟通协商的能力是其业务能力的关键。我们要有明确的自我定位,去提升应该提升的专业能力;也要对其他各行各业的研究或工作成果抱有信任的态度。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和学校对海外交流的鼓励和支持,因为对于城市规划专业来说,“行万里路”格外重要。当我真正站在那片土地上时,以前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这时回想那些理论和假说,会觉得合情合理,不言自明。我认为“读万卷书”是一个播撒种子的过程,而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和见识,会让不同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希望能在未来能走遍更多的城市,充实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