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访问通道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首页
  • 组织机构
    1. 部门概况
    2. 部门领导
    3. 机构设置
    4.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创新人才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10.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1. 综合事务
    2. 计划建设
    3. 教务管理
    4. 考试管理
    5. 实践教学
    6. 学籍管理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 表格下载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质量管理
    7. 教学研究
    8. 医科管理
  • 课程建设
    1. 本科课程平台
    2. 模块课程
    3. 课程管理
  • 质量保障
    1. 教学简报
    2.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1. 学习园地
    2. 支部风采
    3. 支部机构
    4.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1.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 首页
  • 组织机构
    • 返回
    • 部门概况
    • 部门领导
    • 机构设置
    •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创新人才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 返回
    • 综合事务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表格下载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建设
    • 返回
    • 本科课程平台
    • 模块课程
    • 课程管理
  • 质量保障
    • 返回
    • 教学简报
    •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 返回
    • 学习园地
    • 支部风采
    • 支部机构
    •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 返回
    •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风采展示

  • 院系风采
  • 支部风采
  • 出国交流
  • 学科竞赛
  • 最美教务员

出国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出国交流  >  正文

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寒假交流心得体会

作者:    时间:2019-04-02    浏览:

        叶茂森       U201610573  机械学院

 

今年2019年1月4日至2019年2月1日,我和同学开始了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为期四周的课程学习,由是第一次单独出国,各方面有比较多的不适应,但总体上还是完成课程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水平,了解到德国大学的学习方式,开拓了视野,取得了较大的收获,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我想就课程学习、日常生活、课外参观方面总结我在德国的学习生活。

1    课程学习

IMG_20190127_155045

这次我选的课程为《Introduce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课程主要由上课、课堂辅导、上机编程三部分构成,上课时间为上午9:00到12:30,下午13:30到17:00。由于课程及小组编程涉及到较多专业术语,所以每次上课前都得先预习上课内容。

个人感觉和国内有几个比较不同的地方:

1.国外的教科书普遍偏贵,就拿课程推荐的教材为例,正版纸质教材折合人民币约1100元,所以一般为学校集体购买电子版,我们都是通过课程系统来翻阅相关资料。

2.实践环节较多,下午时间为代码上机实践。由于每个人分配的项目作业并不相同,并且有关的软件并不会再课堂上提及所以必须得自行查阅相关手册或者询问助教。我和其他3位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来解决有关Machine Learning方面的问题,由于大家国籍都不同,所以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

3.平时作业相对来说较多,每周都有课后作业以及课堂小测。作业和测试一般涉及到具体问题,计算量相对来说并不大,但需要比较清楚的描述,这对我的英语写作也是一个挑战和锻炼。

2 日常生活

德国大学和学生宿舍一般是分开的,我们住宿的地点为CIEE国际学生公寓,每次地铁通勤时间为半个小时。不同于国内,德国学校教室并没有提供作为自习室,所以自习一般在寝室或者在地下的自习教室完成。

此外因为德国商店和餐厅周末关门,所以在周五的时候就要采购火腿和面包来准备周末的伙食,同样每层宿舍也配备了相应的公共厨房。

 

当地主要的伙食是面包、土豆泥、意大利面、披萨,很少看到米饭。

3课外参观

     

我们参观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博物馆和科研机构,个人影响比较深刻的是ESSAY2高能粒子机构和位于德累斯顿的皇家宫殿和博物馆。

高能粒子机构通过和企业以及其他国家合作用于探查化学分子结构以及通讯方面的研究,由于其在相关领域具有雄厚的积累,所以能通过提供实验准备的方式获取巨额的利润。

      皇家博物馆主要展示了18、19世纪德国皇室从殖民地获取的巨额财富

最后,非常感谢父母、院系、学校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在德国的4周,我了解到国外大学的教育情况,学习到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虽然时间不算长,但已经足以让我开阔眼界,了解到了有关行业方面的最新动态。我将更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祖国的建设中,争取为祖国工业现代化添砖加瓦。

上一篇:光电学院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访学项目出国交流总结

下一篇:汉诺威医学院实习交流心得

本科生院地址:南三楼317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87542123  邮箱:jwc@hust.edu.cn

邮编:430074  本科生招生电话:027-87542228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