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伊倩 生信基地1601
这个寒假,我随心了一次,报名了剑桥课程研修班,人总是为目的活着,这次我只想随行随获。现在想来,我要感谢我这次随心,因为在剑桥,在这限定的16天,我收获的远远超过我想象。
这个项目的课程涉及面极其广泛,经济、心理、政治、社会、生化、环境、计算机、建筑学、语言文化等等,课程均由剑桥大学教授、学者精心设计讲授。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能够零距离与剑桥大学的学生、教授接触,了解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以及剑桥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能够提高我们的学术国际视野、增强英语交流能力。而参加这个项目,对于我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筑梦想。
由于知道自己是个慢热的人,为了能让自己全身心好好利用这次出国交流的机会,再加上在学校积累了一些学生工作经验,我在出发前自告奋勇报名担任了小组长。与成员碰面的那一刻,这16天,一切责任就担在身上了。生活上,负责每天各处的集合确保人数、每天晚上的安全打卡、关照每个成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分发各种材料;学习上,与助教沟通每一次的supervision时间地点、组织大家自主学习、准备presentation。当看着小组成员一点一点磨合,真正成为一个相互依靠的团队时,所有的职责所在都化为开心。
图1出发时在机场的集合
图2第一次晚餐的小组合照
剑桥的课堂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互动、交流、生动。哪怕我们来自不同专业,又上着不同专业的课,所有的老师们几乎都会在课堂上抓紧了我们的眼球。比如在第一节经济心理学课上,老师用做游戏、现场填问卷测试的方法让我们亲身去体会心理学的知识,与PPT上那些复杂公式深度结合,深入浅出,让我们很快掌握了课上所有的知识点。又比如神经网络科学的课,两个多小时的课几乎都是关于大脑生理与数据处理中生物统计学运用的,由于刚好是上学期我学过的专业课,关于大脑神经元、突触传导、贝叶斯算法等等,身为生物专业的我是听得津津有味并且很感兴趣。但环顾一周,就算班里大多数是文科生,且仍存在时差困扰,全班也无一人瞌睡或总是玩手机,课后大家也都说能听懂,吸收接纳的都非常好。这时我是真的觉得这个老师很厉害,讲课无比生动,例子都举得恰到好处。其实在学校从大三开始,当回归专业课后,也能明显感受到教学方式变了,学校的老师也渐渐越来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课上提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行学与思相互结合,而不再是那种灌输性听课,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此相适应,我们也在渐渐转变自己的听课学习方法,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种互动性课堂告诉我们,想偷懒走神是行不通的,全神贯注,在接受中思考,才是最好的吸收方式。
图3神经网络课堂
图4英语能力提高(邮件、演讲、简历)课堂
除了十一天的常规上课外,我们还去参观了剑桥大学的各个学院、研究所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李约瑟研究所,李约瑟研究所是国际上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四大中心之一,创办人是李约瑟先生,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在那里,通过研究所所长的讲述,我了解到李约瑟先生年轻时在生物化学领域成果卓越,研究十分有潜力,不到24岁就已功成名就。但他不久之后因为对中国的科技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竟放弃了生化领域的研究而把毕生精力付诸中国科技史。这样的传奇经历使我震惊,我很难想象一个在生物化学前沿已经获得很高地位的人会半路把头转向另一毫不相干的领域。于是我还是询问了李约瑟图书馆馆长,“李约瑟先生是在发现对中国科技史感兴趣后,就完全不做生物化学相关的研究了吗”回答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是的,完全不做了,就只是教生物化学的课”对于我来说,我是真的很佩服能够找到自己的爱好并且不顾一切倾其全力去做的人。一辈子也并不是只能做一件事,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然后全身心研究。
图5李约瑟研究所牌子
图6李约瑟研究所
图7李约瑟研究所藏书
就在去李约瑟研究所参观的那天晚上,由于华科这边只有我是生物专业的,所以只有我被留了一个名额,能有机会被助教带去参加2018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regory P. Winter教授在剑桥大学的讲座。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极度兴奋,由于行程紧凑,所以只能在前一天晚上,在伦敦到剑桥的回程巴士上耐住一天疲惫的身心大概查完了全部资料,提前做了些准备功课。到现场排队的时候,恰好后面是一个在剑桥大学读化学系大三的中国学生,聊了一下,他说他是在三一学院这边上课,所以过来听一听,怕没有座位提前来看看。进场后,助教一下就拉我们坐到了第一排,就在讲台正下面!看着前面是诺奖得主,回头看后面坐着的全部都是剑桥大学化学、生物、医学领域拔尖的学生,甚至有些可能是未来该领域的顶尖人才,我心情非常忐忑。Gregory P. Winter教授主要讲的是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呈现方法与应用的整个过程和原理,包括进化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好在由于前一天做好了基本的了解,上学期专业课也学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加上教授的语速适中、PPT中图文配合十分生动形象,讲座还是大概能听懂的,至少没有浪费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其实这次讲座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Q&A环节,Gregory P. Winter教授前面的讲课部分一个小时,但Q&A足足有半个小时。学生与教授之间仿佛没有任何距离,全程像朋友一样探讨交流,剑桥学生提出的问题也都紧紧围绕讲座的具体内容相关,比如前面提到公司,那么学生就会问公司之后对该抗体药物的发展打算,比如前面提到bicycle抗体的三种结构,那么学生就会问为什么只是这三种而没有第四种他自己想到的结构,教授都会详细倾听每个人的问题,详细解释为什么这个行,那个不行。
回来之后,坐在第一排前后皆精英、唯我独徘徊的那种瑟瑟发抖的感觉挥之不去,想了很多。首先,我为什么要来参与这个项目,因为我确实彷徨,到大三依然对本专业不坚定让我自己都很可笑,我渴望跳出去,看看其他专业是怎样的,看看世界上国外的人是怎样学习的,看看自己还有没有其他喜欢的方向。直到我在经过了众多兴趣不佳的课程,终于遇到神经网络与生物相关那门课,遇到这场专业相关的讲座,找回熟悉的亲切和激动的感觉时我才知道我的心在哪里。不亚于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其次,为什么我总是要仰望剑桥的学子,为什么他们能在世界top10的大学里读书,为什么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地蹭一场讲座,我羡慕他们那些唾手可得的资源。那么差距到底在哪里呢?我觉得是主观能动性,如果同样把一场讲座摆在面前,有多少人能够上课后顺路过来听一听,在听讲座中,又有多少人能够边听边思考,在知识中放入自己的见解,产生新的idea,学习永远是个主动的过程。这也正是我差的地方和以后要弥补的地方。
图8讲座PPT
图9讲座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带领的小组最后的presentation,十多天准备,4次助教的supervision指导,无数次修改的剧本、PPT,几次熬夜查资料、苛求完美的排练,到最后成竹在胸,这一幕幕都是最精彩的回忆,也是最激情的一段时光。在4次助教的supervision指导中,我感受到了剑桥学生效率的体现,第一次supervision,刚来没有一句废话立马组织确定选题,没有给我们私下准备时间现场查资料确定pre的大概流程,于是我们在其他组连选题还没选好时,我们整个流程都已经定下来了。于是接下来几次就顺水推舟,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想新点子为大家各自的part增光添彩。最后一天在现场,作为组长,最令我感动的是,7个人大家一致的意见都是,我们不在乎最佳个人,我们视金钱如粪土,但我们一定要最佳小组。很幸运,经过无数次的排练磨合,最终我们以舞台剧的形式完成了这次presentation,不仅拿到了属于我们的最佳小组,其中一人还拿到了最佳个人。这是属于我们大家集体努力的胜利,作为组长,我只能说我很感谢遇到这样一群热心、温暖、激情、主动的朋友们,如何带动气氛把一个组变成一个团队,再变成一个家,我只有这一个使命。
图10与助教一起的supervision
图11 小组日常进行pre准备
图12 pre当天小组与老师合影
图13最佳小组奖金及结业证书
我仍记得在剑桥的最后一堂课,那是有关创造力的课。在那堂课上,我们每个组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造了一个效果还不错承重塔,充分地锻炼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让我们认识到,潜力挖一挖、努努力总会有的。其实有关创造力,我在上学期就思考过,我认为做研究最重要的是创造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脚踏实地的实践,最后再有永葆好奇的那颗坚持的心,只有这样才会成就科研。在这堂课上,很开心的是老师讲授的观点与我思考的不谋而合。
图14这真是个承重塔
16天,就像梦一场。这16天,帮我坚定了学习的方向,既然已经选择这条路,为什么不好好追求一场呢?这16天,帮我构筑了梦想,没必要仰望他人,踏实做好自己,坚持到底总会有收获的。总之,回来好好学习,主动学习,这是我该干的。
图15康河与剑桥大学
图16徐志摩词
最后,感谢带队老师周老师、张老师、姚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我们组所有的成员们彼此的包容与关爱。感谢同行,感恩并肩,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