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文芳)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人才培养工作部署,巩固教育工作研讨会成果,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内专项巡视整改任务,加强实验班建设管理,落实院(系)办学主体责任,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1月15日至16日,本科生院召开本研衔接培养实验班建设绩效考核会。启明实验班、强基实验班、未来实验班等24个实验班相关院(系)教学负责人、实验班班主任、教务科长、导师和辅导员代表参加会议。
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文劲宇参加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本研衔接培养实验班建设对于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院(系)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集聚教育、科技、人才优质资源,落实人才培养主体责任。通过实验班建设绩效考核交流,切实推动实验班回归人才培养试验田的本质属性。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导师制、学分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滴灌”培养,支持学生自主探索、个性发展。
21个学院对标实验班建设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机制保障、建设举措、培养成效、示范辐射等方面展开汇报,在全面总结实验班办学绩效、查摆分析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加强了经验交流和互学互鉴。
化学与化工学院选派国家级青年人才担任强基班班主任,配齐配强科研导师及授课教师团队,专业核心课程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授课比例达85%,将国际学术前沿和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课程整合等方式,压缩强基班人才培养计划总学分,将时间还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安学院与知名企业共建25门校企合作实践课程,由企业专家参与授课,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和项目,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课程直接开设到企业现场,极大地丰富了实验班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真实工作场景,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光电信息学院深化教师人事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将担任实验班学业导师写入岗位职责,优先支持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党员教授担任导师,41%的高水平教师来自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改革分配机制,按照3类21种80项人才培养质量奖,引导教师支持实验班教育教学。打通光电信息学院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师资,建设“光电卓越教师岗”荣誉体系,三层次激励卓越教学,实验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比例达30%。
未来技术学院整合交叉学科优质资源打造进阶式科研训练体系,探索“实验室轮转”“串编课程”“大创+基金项目训练”“产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引入政府、行业资源,设立“未来太湖创新基金”支持开展未来技术前沿交叉学科创新研究,未来学子在科创竞赛中屡创佳绩,作为负责人共在A类赛事中获奖3项,130余人前往哈佛、剑桥、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开展长期学习和短期交流。
公卫学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本科课堂教学,指导本科生参与相关学科领域具有前沿性和尖端性的课题研究。院士及国家级人才亲自担任学业导师,1-2人为一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所有项目来自国家级科研课题。2024年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最高影响因子19.3。
计算机学院认真梳理实验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痛点与堵点,合理优化大一数理课程体系,保障实验班动态进出机制落到实处。通过加强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在推免考核中的占比,努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电气学院聚焦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举行“系所-学生”双选会,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确定导师,提出“让本硕博班同学成为像研究生指标一样的稀缺品”。
基础医学院深入实施导师制,全程配备一对一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小组讨论设计且实施探索性实验,开展前沿文献和科技创新活动汇报。与法兰克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举办基础学科“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2024年8月有来自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德克萨斯大学、海德堡大学等5位教授授课,海内外8所高校92名学生参加学习。
通过实验班绩效考核汇报交流,也查摆出高层次人才投入实验班人才培养有待强化、本研衔接课程和科研体系有待完善、引入国际一流资源育人有待加强等问题。
启明学院副院长黄刚、王琳玲主持会议。
此次实验班建设绩效考核会是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阅,全面梳理了相关院(系)实验班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短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验班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本科生院将进一步完善实验班建设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落实院(系)办学主体责任,规范和优化实验班体系,着力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