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的微风拂过,在苗圃间织就一片青翠序章。为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月25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在清洁能源大楼南侧树林开展"深耕碳中和沃土,培育新能源绿苗"劳动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禄、学工组全体辅导员老师、能咖空间负责人、学院本科学生等共同参与翻土育苗、施肥养护等劳动实践,将专业特色融入劳动教育,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01于辛勤劳作间成就自我
师生躬身垄间,用铁锹丈量土壤的厚度。同学们领取了自己趁手的农耕工具,开启第一项任务——翻耕松土。大家分成三四个小组,对许久未松的土垡进行翻耕,锹、铲、锄、锛齐上阵,孙禄副书记抡起锛,抄起铲,为同学们做示范,现场参与的同学大胆尝试,气氛热烈欢快,同学们乐在其中。在洛神花育苗过程中,同学们培土、种苗,精心培育,对未来的花苗满怀憧憬。

02劳动实践与专业使命相结合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学子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国家战略。实践过程中,每一锹土都在为碳中和‘储蓄’碳汇,每一株苗都是未来能源转型的隐喻。从书本知识到田间地头,理论中的"碳排放公式"化作具象的泥土芬芳,年轻学子在弯腰挥汗间触摸到绿色发展的脉搏。

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将结合的育人模式,规划建设碳中和劳动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融入新能源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
03学习参与感悟
核工2401班-刘玉涵:
亲手参与这些劳动,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将从事的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能卓2301胡承熙:
这次耕作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体验。生活是最好的导师,而我切身体会到耕种的机会并不多,对碳中和的理解更多停留在书本。这次活动不仅仅提升了我的劳动实践能力,也拓宽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受益匪浅。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更多参与此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