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心然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1501班
来大马之前,海风习习,多民族聚居是脑海中对大马为数不多的印记。来大马以后,除了这肤浅的表象认知,还有更多的东西化成记忆带回了国。
参加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承办的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对于向往学习气候外交,为中国谈判出力的学子,实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接的会议主办方从前期的注册到展示材料的准备,事无巨细,虽未见面,但已经能感受到对方的负责与认真。
初到会议地点,简单的前台注册仿佛就是一次多远文化的碰撞。中国开展的国际会议中,受儒家文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影响的我们会在酒店注册时亲力亲为。但是在大马,面对空荡荡的接待厅,第一次参加外国友人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我,还是有一丝不解,以为是对方的疏忽,但在之后与其他参会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才发现是自身视野狭窄之过。不失为一段难忘的小插曲。
会议日程安排充分,从嘉宾到主办方的致辞,已有三载时光积淀的大会在致辞语中传递着学者们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刻关切。会议展示从口头展示到书面展示,多国研究的碰撞,让我看到了气候变化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交织之下的艰难,但在一点点研究的积累上,也和与会人员共享对这一议题的希冀。
此次会议的参会人员主要是来自中国以及东盟国家的学者,而中国与东盟国家又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不同国家的学者将气候变化议题与本国产业相结合,以小见大,抛开国际谈判中的国家立场,切实的从国家发展的支柱为落脚地,积极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建言献策。
会议的学习是充分的,但会后的晚间,走在大马街头,也是一番学习的过程。大马的自然环境非常好,森林多、空气好,虽然分旱季和雨季,但是即使在旱季,空气也非常滋润。我喜欢大马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感,猛烈但不拖沓。
夜晚的大马,仿佛是文化者的天堂,在前往双子塔的路上,不同风格的乐队自由的唱着不同韵味的歌谣,行人们用驻足或注目礼对这一份音乐的共享表达自己的喜爱,碰上喜爱的音乐,跟着跳上一段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自由而享受。在这一不同岳父碰撞的过程中,也多能听到一些乡音。马来西亚华人比例高,也许因为中国人研制美食的技术精湛,在美食聚集的地方多可听到中国话的砍价声,在异乡听到熟悉的声音,闻到熟悉的味道,整个心似乎也喝这个音乐一样,跳了起来。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当飞机降落在天河机场的时候,我还能清楚地记起第一天刚刚到达吉隆坡时候的情景。从KL SENTRAL 坐上KTM列车后,列车缓缓驶出站台,落日余晖透过车窗,铺满车厢一隅,那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温暖和问候。下班赶着回家的当地人,窗外城市的高楼,偶尔出现一片小树林,色彩独特的小村庄,吉隆坡就是这样一个城市,有繁华,也有它的原始,世界各地的人在这汇聚,各种各样的种族文化相互交融,不论你来自何方,你都不会觉得这个城市与你格格不入,你总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些自己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