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单位、全体校友: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教高函[2025]7号)的有关精神,决定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华中科技大学校级初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
1.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参赛人员(不含产业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2.项目负责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具体规定详见国赛通知。
3.必须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院系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二、赛道设置
1.校赛设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成果转化组)。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参赛报名根据教育部后续通知要求另行通知。
2.高教主赛道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所处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参赛项目应符合参赛基本要求,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市社区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项目。大学生项目团队要积极深入城乡基层,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
4.产业赛道分为企业命题组和成果转化组。企业命题组含产教协同创新组和区域特色产业组。成果转化组鼓励师生共创,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形成现实生产力。产业赛道参赛规则详见国赛通知。
三、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5月9日—5月26日)。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待教育部公布企业命题后再登陆报名参赛。校赛期间参赛材料提交要求如下:
(1)参赛团队于5月26日8:00前提交参赛PPT及其他参赛材料(其中参赛PPT为必须提交的材料,请转为PDF格式上传;视频等其他辅助材料为可选项),请将所有材料压缩为rar文件上传。
(2)上传文件不大于20M。PPT内容须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项目背景分析、行业(市场)痛点、产品介绍、核心技术、创新点、相关论文及专利等成果、竞品分析、应用案例、团队介绍、商业模式、市场容量预测、未来三年营收预测、股权结构及融资等。
(3)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均可报名参赛。
(4)已获往届国创大赛(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或银奖项目,不可报名参赛。
(5)各参赛项目组报名后,请向所在院(系)反馈报名信息。
2.材料初评(6月1日—6月15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赛报名项目进行材料初审、网评和会评,择优选拔报名项目进入校赛决赛。
3.决赛路演(6月15日—6月30日)。入围校赛决赛项目团队(含第一批、第二批预征集入围决赛项目团队)路演答辩,大赛组织专家评选出各类别获奖团队。择优推荐项目晋级省赛复赛。
四、奖项设置
1.原则上根据入围校赛决赛项目总数的10%、20%、30%设一、二、三等奖。其余入围校赛决赛项目颁发优秀奖。
2.获奖团队经公示后,由学校颁发证书及相应奖金。获奖团队学生可根据规定申请创新创业学分,相关项目优先获得入驻华中大众创空间资格及相关场地、基金等支持。
3.以院系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奖若干,并给予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费支持。
五、其他事项
1.校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分管校领导担任主任,主办单位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
2.校赛邀请校内有关院(系)及部门、社会投资机构、行业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
3.各院(系)汇总参赛报名信息并盖章,于截止日期前提交参赛报名汇总表(见附件)的电子档及盖章后的扫描件,邮箱:cxcy@hust.edu.cn;邮件主题:院(系)简称+2025E+大赛汇总表。
4.校赛评审规则按国赛标准执行。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查看《评审规则》《参赛手册》及《学生操作手册》等内容。
六、联系方式
大赛工作教师QQ群:168894190,请各院(系)及有关单位指定一名教师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大赛参赛学生QQ群(主赛道、红旅赛道):1009547746,QQ群(产业赛道):569240574,请各参赛项目组联系人加入相关群,及时获取赛事通知及相关信息。
联系人:张老师(高教主赛道)、郭老师(红旅赛道)、庞老师(产业赛道)
联系电话:027-87793423
联系地址:启明学院创新创业管理办公室(亮胜楼202办公室)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华中科技大学校级初赛参赛报名汇总表
华中科技大学
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