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访问通道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首页
  • 组织机构
    1. 部门概况
    2. 部门领导
    3. 机构设置
    4.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创新人才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10.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1. 综合事务
    2. 计划建设
    3. 教务管理
    4. 考试管理
    5. 实践教学
    6. 学籍管理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 表格下载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质量管理
    7. 教学研究
    8. 医科管理
  • 课程建设
    1. 本科课程平台
    2. 模块课程
    3. 课程管理
  • 质量保障
    1. 教学简报
    2.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1. 学习园地
    2. 支部风采
    3. 支部机构
    4.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1.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 首页
  • 组织机构
    • 返回
    • 部门概况
    • 部门领导
    • 机构设置
    •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创新人才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 返回
    • 综合事务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表格下载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建设
    • 返回
    • 本科课程平台
    • 模块课程
    • 课程管理
  • 质量保障
    • 返回
    • 教学简报
    •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 返回
    • 学习园地
    • 支部风采
    • 支部机构
    •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 返回
    •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申报工作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0-03-22    浏览:

    各院(系):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战略需求,助力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专业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根据国家强基计划实施意见和学校《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制度实施方案》,经研究,启动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探索建立本硕博贯通培养制度,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及全过程管理,探索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一体化培养模式,扎实推进“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全面提高生源质量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建设思路
    1.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将本科生阶段、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博士生)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对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以及学位论文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有机衔接,实行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一体化联动,通过培养过程严密设计,使学生成长成才的路径更优化,学习时间安排更合理,知识技能进阶更系统,创新能力提升更显著,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2. 构建贯通培养方案
    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研条件和创新氛围,促进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通过在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能力进阶的训练体系及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重点设计优化,科学确定阶段性人才培养目标,及与之配套的确定评价及考核标准,构建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
    3. 建立分流淘汰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本、硕、博各阶段质量标准,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评估,并作及时调整和分流。符合贯通培养要求的可以继续进入下一阶段进行培养,不符合的设置培养出口,允许学生在不同阶段自愿退出或者被淘汰的学生进入普通班级按照相应的培养方案进行学习,在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后获得相应的学位。
    4. 合理布局学科范围
    主动对接并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战略性学科,通过统筹安排逐步推进。在进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强基计划的所有学科统一实施,在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中选拔实施。同时,配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全面开展,对启明学院各类实验班重新布局。
    三、申报程序
    (一)申请范围
    本次申报主要围绕学校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专业建设需要,结合我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具体申报范围如下:
    1. 进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强基计划的所有学科;
    2. 国家双一流本科专业;
    3. 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                                      
    4 .推免生留校升造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比例的特色学科。
    (二)建设周期
    首个建设周期为五年(2020年-2025年)。
    (三)工作流程
    1. 自愿申请。各有关院(系)根据相关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发展定位,精心设计、科学论证拟开展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科专业的建设方案,填写《华中科技大学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项目申报书》。
    2. 论证审核。在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的本硕博贯通培养领导小组指导下,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学工处成立联合工作组,组织专家论证、咨询,形成论证建议。按“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方式实施。
    3. 批准施行。经学校校长办公会审议确定入选名单、建设方案后,于今年6月正式开展实施。
    四、绩效管理
    学校将构建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项目绩效评估体系,设置若干核心指标和扩展指标,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绩效评估结果,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学科进行滚动支持,反之,则减小支持力度或不再支持。
    五、其他事项
    《申报书》电子版请于3月27日(周五)前将材料交至教务处指定邮箱,签字盖章的纸质版等正式开学后再行提交。
    联系人:龚老师,电话:15807179566,邮箱:phoebe_1979@hust.edu.cn。
     

     <sign_start>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sign_end>

    <sign_start>2020年3月22日<sign_end>

                

    上一篇:关于开展PBL工作坊线上培训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开展BOPPPS教学设计及实操工作坊(第二、三期)的通知

    本科生院地址:南三楼317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87542123  邮箱:jwc@hust.edu.cn

    邮编:430074  本科生招生电话:027-87542228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