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访问通道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首页
  • 组织机构
    1. 部门概况
    2. 部门领导
    3. 机构设置
    4.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创新人才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10.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1. 综合事务
    2. 计划建设
    3. 教务管理
    4. 考试管理
    5. 实践教学
    6. 学籍管理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 表格下载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质量管理
    7. 教学研究
    8. 医科管理
  • 课程建设
    1. 本科课程平台
    2. 模块课程
    3. 课程管理
  • 质量保障
    1. 教学简报
    2.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1. 学习园地
    2. 支部风采
    3. 支部机构
    4.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1.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 首页
  • 组织机构
    • 返回
    • 部门概况
    • 部门领导
    • 机构设置
    •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创新人才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 返回
    • 综合事务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表格下载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建设
    • 返回
    • 本科课程平台
    • 模块课程
    • 课程管理
  • 质量保障
    • 返回
    • 教学简报
    •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 返回
    • 学习园地
    • 支部风采
    • 支部机构
    •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 返回
    •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教务处2018年工作要点

    作者:    时间:2018-04-02    浏览: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具有红色基因、创新意识、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着力解决巡视整改提出的“三重三轻”问题。教务处2018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1.进一步加强学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督导组织的建设,健全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进一步推进院(系)综合评教制度的确立;严守教学纪律,狠抓教学事故。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督查及评价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学生网上评教指标体系,初步完成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的更新,促进学生评教结果的公正与客观性;构建督导及同行评教信息系统,加强对教学质量的信息统计分析和反馈利用,形成教学质量监控的闭环,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关键环节进行梳理,加强教学各关键环节及教学管理各关键因素质量标准的建设,进一步优化评估方法和程序,加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完善教学工作激励机制,将课堂教学质量奖、“华中学者计划”教学激励实施细则、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质量优秀奖等均纳入业绩奖励范围,引导院系将本科教学质量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教师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体系。
    4.进一步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守住教学管理的底线,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严格调课管理,确保教学运行有序进行。加强诚信考试教育,严格考试过程管理。
    (二)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5.完善个性化育人制度,全面推进按院系招生,实施“一生一方案”“一生一课表”,进一步完善2018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培养计划相关课程设置,特别是专业分流前相关课程的设置。完善跨院(系)专业课程设置,落实个性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要求。全面实施新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实行专业“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推进分流机制建立。
    6.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提升名师课程、业界课程、国际课程的供给能力,重视在课堂内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规范和完善实验实践教学,强化科研训练、科技竞赛、社会实践、项目实践等课内外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进一步实施“休学创业”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档案和清单。探索加强大创项目过程管理,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优化大创项目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大创项目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7.逐步推进课程责任教授在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的全覆盖。2018年拟新增20~30门责任教授课程。探索和建立责任教授课程的动态进出机制,以课堂教学质量、教研活动开展和年轻教师培养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8.进一步推进本科生国(境)外学习交流工作,注重数量增长到加强质量提升,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国(境)外学习交流过程管理。
    (三)大力支持教学资源建设
    9.拟成立教师教学发展咨询委员会,完善培训师队伍建设和咨询师队伍建设,培养和建立稳定、高素质的教学发展师专家队伍,面向教师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做好教发中心网站及教师培训系统的更新与维护工作,设计和开发教师教学发展微信平台,提高教发中心服务质量。
    10.大力加强教材及课程建设,结合我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鼓励教师积极撰写出版一批高水平教材,建设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3~5门精品素质教育通识选修课程。
    11.继续大力推进本科教学信息化建设,以提升服务师生的质量、提高运行管理的效率、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升级和改造HUB系统,开发和完善培养计划与修读进度、排课与考试、专业变更与分流等功能,为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启动“一生一档案”建设,记录学生在“创新创业”“交流实践”“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个性化成长轨迹。同时进一步优化教室借用、调课、缓考办理等网上办事流程。

    (四)探索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12.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sign_start>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sign_end>
    <sign_start>2018年3月26日 <sign_end>

     

    上一篇: 关于做好普通本科生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排课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春季学期本科生学业预警工作的通知

    本科生院地址:南三楼317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87542123  邮箱:jwc@hust.edu.cn

    邮编:430074  本科生招生电话:027-87542228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